十個寶寶九個“黃”?這幾點新手寶媽必須牢記!
大家好,我是你們的老朋友——嘉興悅程兒科薄醫生。
經常有寶媽問——
我們家寶寶有黃疸,是不是需要藍燈下照射一段時間才能回家?
寶寶黃疸要住院,是不是很嚴重的疾???會不會有后遺癥?
圖源網絡,侵刪
一.關于新生兒黃疸
新生兒黃疸是新手爸媽最常遇到的問題,一半以上的寶寶會從出生后的第2或第3天開始變黃,這主要是新生兒黃疸造成的。
變黃先是從頭部開始,然后向下延伸到腳趾,甚至眼睛也會變色;黑色和棕色膚色的寶寶生病過程是一樣的,但只能在手掌、腳心和眼白看到變黃。
這是因為血液中的膽紅素過量引起的,膽紅素是紅細胞正常衰亡時形成的化學物質,一般可通過肝臟進入血液。由于新生寶寶產生的膽紅素通常多于未發育完全的肝臟的處理量,因此引起身體變黃,這就是我們所知的正常黃疸,或是生理性黃疸。
在生理性黃疸中,變通常從第2或第3天開始,第4-5天最嚴重,到1周或10天時,大體上消退。
早產兒中肝臟發育非常不完全,黃疸可能會晚出現(大約第3或第4天),并且持續的時間也更長一點(通常是14天或更長)。
圖源網絡,侵刪
二.哪些寶寶得黃疸的可能性更大?
出生后體重大減的寶寶、母親患有糖尿病以及通過引產降生的、有窒息史感染史的、早產的寶寶更可能患黃疸。
部分寶寶因為媽媽是O型血,爸爸是A、B或AB,而寶寶是A或B型,產生了新生兒ABO溶血,當然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也不用焦慮,即便寶寶血型隨爸爸,發生的概率也只有1/5。
還有就是熊貓血媽媽生的寶寶,媽媽是RH陰性血,一般在生二胎寶寶時容易發生溶血,如果病情嚴重除了藍光治療,可能還需要換血,我們稱為RH溶血。當然這種情況發生概率更小,即使是抗原性最強的RHD血型不合,也僅有1/20的發病率。
圖源網絡,侵刪
三.黃疸寶寶都需要藍光治療嗎?
每個寶寶出生后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黃疸,輕度的生理性黃疸通常不需治療,除非達到相應日齡藍光治療標準。
醫生通常會將嚴重的生理性黃寶寶觀察幾天,達到寶寶相應日齡需干預的指標,則給予藍光治療,經過藍光治療,肝臟更容易將血紅素排出。
在治療期間,寶寶要全裸,只穿專用尿布,眼睛要遮蓋起來,防止光線照射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經過治療,血紅素水平(由血液測試而定)會逐漸降低;大部分病理性黃疸及時治療后一般不會影響寶寶健康造成,回到家里的就是一個健康的寶寶啦!
四.少見的核黃疸,及時治療很重要!
每個寶寶出生后都會有一定程度的黃疸,輕度的生理性黃疸通常不需治療,除非達到相應日齡藍光治療標準。
少數情況下,血紅素比預計的水平更高或增加得更快,這樣的黃疸可能不是生理性的。與生理性黃疸相比,這類黃疸發病既不早也不晚,血紅素水平較高。
通過治療降低不正常的血紅素水平,對于保護寶寶的大腦很重要,如果黃疸指數持續升高,會造成核黃疸;核黃疸如果不予治療,會引起永久性大腦損失,甚至死亡。
核黃疸的癥狀是哭聲很微弱,反射遲緩,吮吸能力差(在燈光下治療的寶寶也可能會遲緩,但卻是因為舒適并且受到刺激——并不是因為核黃疸)。
大部分醫院在寶寶出生后每天都會監測寶寶的黃疸指數,確保這些非常少見核黃疸病例沒有錯過治療。
圖源網絡,侵刪
五.母乳引起的黃疸需要停止哺乳嗎?
有寶媽問:“聽說母乳會引起黃疸,我家寶寶有一點黃疸,那我應該停止哺乳嗎?”
一般來說,母乳寶寶血液中的血紅素水平比吃奶粉的寶寶高,并且這樣的水平保持時間也較長(6周)。
母乳喂養的寶寶中只有2%患有此病,輕微的黃疸不需要擔心,也不應因此而斷奶,大多數情況下幾周內就會自然消失。建議在出生后第一個小時進行哺乳,這樣能夠降低血紅素水平。
如果寶寶出生后一周血紅素水平快速升高,并且排除了非生理性黃疸的情況,再懷疑是否是母乳性黃疸。
在當血紅素水平很高時,一些醫生可能會建議用奶粉進行輔助,甚至幾天內停止哺乳;如果寶寶黃疸持續時間長,大便顏色慢慢變淡,甚至陶土色,那可能就是寶寶有嬰兒肝炎綜合征,膽道閉鎖可能了,當然這類也是罕見病,大部分家長不需要考慮。
圖源網絡,侵刪
總而言之,新生兒黃疸非常普遍,“十個孩子九個黃”。寶寶剛出生的一個月以內要定期做好黃疸監測,體重增長監測,從而讓寶寶更健康地成長。